![]() | ||
| ||
中國近幾年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貿易運輸市場,但是中國與中東、歐洲之間目前的惟一通道仍是通過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海上運輸通道。作為傳統意義上西北內陸區的新疆正在發揮向西開放的地緣優勢,不斷打通向西的出海口,有望使中國建立多極化的運輸通道。 新疆位于新亞歐大陸橋的咽喉地段,已經成為中國商品向西出口和資源性商品進口的重要口岸區。新疆是中國距離西亞、歐洲及中東最近的地區,從阿拉山口口岸到大西洋及里海、黑海港口,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沿線地勢平坦,沒有高山,沒有隧道,將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連接在了一起。 據業內人士介紹,隨著近幾年世界石油價格的走高,國際航運價格已有很大上升,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運輸通道已經引起國際社會和進出口貿易企業的高度關注。新亞歐大陸橋鐵路運輸通道為進出口貿易企業和貨代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很多企業都顯示出了走新亞歐大陸橋到歐洲的需求。 實際上,如果中國企業將向東往太平洋市場方向調整至向西往大西洋歐洲市場,里海、黑海西亞市場,波斯灣中東市場方向,就會發現,通過新亞歐大陸橋可以開辟面向大西洋、里海、黑海、波斯灣的出海口,可以形成一條新疆至中亞、西亞、中東以及歐洲的最安全、最短的運輸路線。 今年七月底,新疆首趟鐵海聯運國際專列從烏魯木齊出發到哈薩克斯坦的阿克套港,經過在里海的海上聯運,到達伊朗的安扎利港。這標志著新疆勝利打通了向西的出海口,阿克套港因此將有望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面向里海的"西部天津港"。這比從天津港出發,再經馬六甲海峽海運繞道至伊朗,節省了一半的時間,且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十。隨著專列的正常開行,運量的不斷加大,運輸成本還有望大幅度降低。據悉,有了這條新通道,中國的地產品不僅可以便利地出口到里海周邊石油出口國,而且還可進一步延伸至波斯灣。 今年五月,通過新亞歐大陸橋海鐵國際聯運,中國鐵路專列成功開進歐洲國家,使新疆找到了打通大西洋的出海口,實現了真正意義的亞歐貫通運營。該趟新疆烏魯木齊至德國漢堡鐵路集裝箱專列,從烏魯木齊西站開出,由阿拉山口鐵路口岸出境后,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拉脫維亞,再經拉脫維亞汶茨皮爾斯港海運至德國漢堡,歷時二十天成功穿越新亞歐大陸橋,運輸時間也較從天津港出發縮短了二十天。 新疆鐵路部門運輸部門表示,未來還將打通前往黑海的出海口。使新疆成為中國面向中亞、西亞、中東及歐洲距離最近的出口轉運基地。 【2008/08/21 中新社】 |
|
獨步三江一書,揭開大陸西南地區的神秘面紗。 記者洪肇君╱攝影 |
三江間的山顛水湄有人居住,經歷數個朝代不同的統治者,政權易迭,他們仍然在這裡,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此地的民族有獨龍族、怒族、慄慄族、藏族。作者李旭20年間登高、溜索、沿江,訪遍這片神祕的區域。
很難想像,在崇山峻嶺間,生活條件如此惡劣,部落、村寨與山林共存、與動物偕伴,又能自給自足,住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高山,要到另一個村落,目望可及,卻隔著一座又高又深的山谷,於是創造出橫亙大山的溜索,坐上去耳邊風生,迅速飛抵另一座山。
直到現在,這個區域的交通還是不方便,馬幫是最大的流動商旅,帶來鹽巴、脂粉、茶葉、鐵器,換取居民的獐子麂皮或野物,馬幫甚至要遠走到青海、西藏,以物易物換回值錢的東西。
台灣早年很有名的一本書「北大荒」,梅濟民教授寫大興安嶺下牧場,也是靠流動商旅以物易物,但在三江並流地區,海拔高低差甚大,生活不便更甚東北。
李旭以雙足盡可能踩遍每個村寨,轉過一座大山,往往得見一個小小石頭城寨,有木頭圍籬,裡頭的人與鄰村通婚聯姻,一家子十餘口人分屬漢族、藏族、獨龍族、怒族。李旭遇過一家人,全家使用五種語言,家庭聚會時,人聲吵雜十分熱鬧。
橫越三江需要勇氣,也需要運氣,李旭走訪這個區域十餘次,是人類學研究員,寫下這本地理人文書籍。我們無法親炙這片神祕之地,卻能透過閱讀,了解三江地區的人類生活,讓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人是這麼的生活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