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31, 2008

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 2008-08-18 【中央社】
     中國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今天在北京指出,去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二十六億五千萬噸標準煤,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據中新社報導,張國寶同時指出,中國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產國,二零零七年石化能源生產總量佔全球百分之十五點八七。
 張國寶還透露,二零零七年中國煤炭佔全部一次能源的比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加到百分之七十六點六。原油總量雖然增加,但相對比重卻在下降。水力、核能、風力發電的比重,則從以往的百分之七點二,增加到百分之八點二。
 張國寶表示,二零零七年中國的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七億一千三百二十九萬千瓦,在全球居第二,僅次於美國。
 不過,強國寶透露,當前中國仍然存在電力緊張的問題。他說,這不是因為電力裝機容量不足,而主要是煤炭供應緊張。

星期二, 8月 26, 2008

中國將逐步降低農民進入城市門檻

  • 2008-08-20 【中央社】

     中國城鄉建設部官員指出,中國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已不符合城鎮化快速發展要求,未來將逐步降低「城市門檻」,使農民工群體有條件居住在城鎮,有機會在城鎮發展,真正融入城鎮生活,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務和同質化的生活條件。

     香港「大公報」報導,中國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辦公室主任李兵第近日在北京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時說,中國有一億三千萬農民工,他們大部分是產業工人,對中國城市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他表示,由於長期城鄉分治,這些生活在城鎮的流動人口在就業、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方面無法與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中國政府將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的高度,統籌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另外,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強鄉鎮和村莊規劃,加強農民急需的道路、給水排水、環境衛生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和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建設。

     報導說,截至去年底,中國城鎮人口五億九千四百萬人,城鎮化水平百分之四十四點九,較一九八二年提高二十三點八個百分點;二十五年間,年均成長零點九五個百分點。

     目前,中國設市城市六百五十五個,建制鎮約兩萬個;預計未來十到十五年,將維持年均零點八到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成長速度。

     李兵第說,今後一段時期是中國城鎮化和城鎮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但同時面臨嚴峻挑戰

     他指出,中國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日益加劇背景下進入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對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國際經貿交流合作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由於中國長期的城鄉分治和「重城輕鄉」思想,忽視對村鎮規劃建設的科學指導和有效控制,小城鎮發展動力不足。

     另外,李兵第說,中國城鎮市政公用設施支撐能力不足,且城鎮化和城鎮發展區域差異非常大,這些都是中國城鎮化和城鎮發展面臨的挑戰

西藏發現十億噸特大型磁鐵礦

  • 2008-08-22 【中央社】

     中國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在西藏發現特大型富磁鐵礦,鐵礦平均品位高達五至六成,預測鐵礦石遠景資源量超過十億噸,在中國十分罕見。

     「江西日報」報導,礦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岡底斯山北麓的措勤縣、昂仁縣高原山區,屬於雅魯藏布江成礦區,礦體屬於沉積熱液改造型富磁鐵礦,厚五至十三公尺不等。

     二零零二年,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西藏區域調查隊礦產項目組最早在西藏措勤至昂仁一帶發現兩條特大型規模的富磁鐵礦體,隨後幾年對礦區全面普查。

     截止目前,尼雄、滾糾兩礦區已查明磁鐵礦體十九條,其中僅滾糾、阿木弄礦段的鐵礦石資源量經初步估算達到兩億兩千三百多萬噸,江西地質調查研究院預測整個礦區鐵礦石遠景資源量可達十億噸以上。

     中國專家徐向春說,中國的鐵礦普遍偏小,品位偏低,目前大量鐵礦石依靠進口,而此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雲南野生動物「肇事」問題日益突出

近年來,由於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生態環境的恢復和野生動物保護政策的實施,雲南省境內各種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大幅增加。但隨之發生的野生動物「肇事」也日益突出,每年造成經濟損失數千萬元。

據雲南省林業廳介紹,2007年雲南省野生動物"肇事"案件共有42653起,其中人身傷害案97起,造成86人受傷,11人死亡,共造成財產損失7168.61萬元人民幣,同比增加59.92%。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有大面積的原始熱帶雨林和獨特的山地垂直景觀,是野生動物的王國。在全國335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雲南就有243種,佔全國的72.5%。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雲南境內的亞洲象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140餘頭增加到目前的300頭左右,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內的滇金絲猴從建區時的400餘只已增加到900餘只,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的黑冠長臂猿也由建區時的50群200餘只增加到目前的96群400餘只。野象、野豬、黑熊、虎、豹等大型動物的數量也明顯增加,與當地居民的衝突隨之日益突出。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野象每年都會在莊稼成熟時,到農田�啃食玉米、甘蔗、香蕉等作物。2007年,在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區腹地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共有26個村遭受「熊災」,莊稼和家畜不同程度受損,並有1位村民在遭遇黑熊時下巴被抓爛。

對此,雲南省政府每年花大力氣避免和減少野生動物「肇事」事件發生,包括向村民宣傳防範野生動物的知識,幫助村民加固防護柵欄等措施。據悉,雲南省每年因野生動物「肇事」造成人員傷亡和莊稼受損的補償費用約1000萬元人民幣。

【2008/08/21 新華社】

官方回「中部塌陷」說:已成經濟活躍區

在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的歷史背景下,有人喊出「中國中部可能塌陷」的危言。對此,湖北省官員周四在北京回應說:現在中部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活躍、發展迅速的一個重要區域。

改革開放以來,在東部沿海開放、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等政策實施并加速發展的對比之下,中部的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六省顯得有些黯然失色,被戲稱為「不東不西,不是東西」,被比喻為「中部塌陷」。

對此,在二十一日北京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說,過去一段時間,國人的確有上述擔憂。但從最近所收集到的有關資料反映來看,現在中部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活躍、發展迅速的一個重要區域。

李憲生說,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繼實施東部發展、西部開發、東北振興戰略之后,二○○四年正式提出并開始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二○○五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湖北時,希望湖北真正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李憲生透露,去年底,國家已批準武漢城市圈為全國「兩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國家推進新一輪改革的重大決策,是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具體部署,將進一步增強武漢城市圈對中部地區的帶動示范作用。

李憲生認為,不久的將來,武漢城市圈將發展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成為與中國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應、與周邊城市群相對接的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發展極。

據知,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后,除湖北外,中部其他五省也紛紛出招。河南希望藉此「中原隆起」;山西、湖南希望藉此加快自身發展;安徽、江西既「東張」又「西望」,一方面積極融入東南沿海,一方面渴盼與中部其他省份一道崛起。

【2008/08/21 中新社】

陜西吳堡發現兩百億噸以上儲量大鹽田

地處陜西省東北部的吳堡縣礦藏資源豐富,日前當地又發現了一百四十一點六米厚的巖鹽層,據有關專家估算,吳堡縣境內巖鹽儲量在兩百億噸以上。

吳堡縣位于陜西省東北部,榆林市東南部,境內溝壑縱橫,礦藏資源豐富,已探明特優焦煤儲量十五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五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儲量七千四百七十四億立方米,其中可開采巖鹽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一帶。

據了解,吳堡縣巖鹽勘探工程于二○○八年三月開工。目前勘探工程完成鉆井深兩千四百五十九點八八米,當鉆至一千九百米時見到蘊藏豐富的煤層氣,鉆至兩千一百零七米發現厚八點九米的焦煤層,至兩千兩百三十二點九四米時見到鹽,累計取出純巖鹽芯厚一百四十一點六米,其中單層純鹽厚度四十九米。

鹽芯分析化驗表明,吳堡的鹽質較純,氯化鈉平均含量約為百分之九十,硫酸鈣雜質含量為百分之一點五至百分之三,有害元素甚微,是鹽化工生產的理想原料。有關專家估算,僅在吳堡縣張家山鄉寬洪坪、寺溝一帶的巖鹽儲量就達到二十六億噸,加上其它鄉村含鹽層,預計其境內巖鹽總儲量在兩百億噸以上。

【2008/08/25 中新社】

星期三, 8月 13, 2008

珠三角經濟轉型 台商哀鴻遍野

  • 2008-08-04 中國時報 【白德華╱調查採訪】

 前途茫茫▲深圳台協副會長洪嘉生開的新寶利公司幾已沒利潤可言。圖為公司門前,看得出冷清。(白德華攝)

     編按: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工資原材料上漲,加上年初實施《勞動合同法》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影響,廣東台商遭受有史以來最大生存危機,導致數千家台港商撤出珠三角。本報特派記者赴珠江三角洲採訪,將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報導四篇,訪查珠三角台商現今困境及未來發展動向。

     「當非洲羚羊睡醒時,第一個動作就是往前衝,非洲獅睡醒時也是往前衝,一百隻羚羊往前衝,只要不是最後一隻,就不會被獅子咬死。」林森烽常想起董事長鄭棋堂這句話。在珠三角打拚八、九年,見現在哀鴻遍野,撤離、轉移者眾,相當感嘆。

     做為專業經理人,林森烽在東莞大嶺山鎮的比利木業已打拚七、八年。想起當初榮景,「那時招工五十人,不到一天來了五百人,我們只好轉移廣場面試,看順眼的就挑…。工人塞十元給警衛插隊,還不一定能錄取。」

     環境丕變 不想當最後一隻羚羊

     不過是八、九年前的事。環境丕變,林森烽想到的是,如何不做最後一隻羚羊。

     廣東聚集上千家具業,大半在大嶺山鎮。去年出口廿一.五億美元,佔全大陸十分之一,得名「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但現在哀鴻遍野,家具廠無以為繼,撤離、轉移、落跑的不在少數。

     曾是全球第二大的台升家具,九二年落戶大嶺山鎮金桔村。董事長郭山輝道出了這波危機所在:「去年原物料上漲五到十%,原料佔我們總成本五十%,就讓總成本增加二.五到五個百分點。」

     十七年前就來到大嶺山的郭山輝說,人民幣升值造成總成本增加三%,工資也使總成本資加三%,加工貿易出口退稅率降低又使成本增加三%,幾項成本加總,台升去年利潤就減少大約十二%。

     「傳統產業最大問題就是不算帳」,其利工業集團協理陳裕棋說,「加工貿易過去太好賺,利潤都是十%、二十%,產業轉型時缺少風險意識,難怪很多企業撐不住。」

     郭山輝坦承,現在加工出口貿易已沒利潤,「能撐下去就算不錯了」。陳裕棋說,要嘛就進行升級轉型,轉型不成就轉移,更糟的是直接落跑,半夜走人。

     深圳四千家 至少也走了兩成

     落跑的不僅僅是台商,韓商也死一大片。今年二月,韓國工商協會對三五○家韓企調查,有三成企業已撤離或備撤離中國,到今年七月,「趁夜而逃」的韓商已不下百家。

     「有個供應商朋友,年初突然落跑,留下了一屁股債」,林森烽不計較供應商落跑,但他說,「環境惡劣時,企業就要『練內功』,不轉型不行。」

     比利木業的做法就是,遵守勞動法規定,不落口實;過去當廢料的角料不再多做,提高木材使用率,再就是實行ERP(企業資源規劃)管控,產品多元化及開拓國際訂單

     原有五百多家具廠的大嶺山鎮,如今已撤兩成。深圳台協統計,深圳四千多家台資企業,也基本走兩成,近千家。

     產業鏈轉移不易 轉型難上加難

     「轉型、轉移都不容易!」深圳台協常務副會長洪嘉生說,轉型涉及產業鏈、客戶、供應商多層關係。「當年,台灣產業轉移大陸,就因轉型困難。」

     本身經營銘板外銷生意的洪嘉生說,「廣東建議我們出口轉內銷,但內銷主要靠通路,大陸通路發展不健康,三角債時有耳聞。」

     「加工貿易都是外銷,根本沒幾人懂內銷。」他說,當年很多內銷產業沒轉移到大陸,靠的是台灣的「關係」,大陸這情形更嚴重。「產業升級不是不好,但下太重太猛的藥,只會醫死人」,洪嘉生無奈地說。

     最近前往江西贛縣考察的陳裕棋說,「內地是有很多優惠,人工成本也低,但民工都往沿海跑,誰去贛縣?一般民工吵著要加班,當地民工還不願加班。」他說,過幾年,內陸地區同樣會面臨招工困境,更別說產業鏈轉移不易,當地科技人才遠遠不足。去年至今,奔波各地為台商找新家的台企聯會長張漢文說,台商集體談判能增加籌碼。但他也警告,中小台商盲目轉移的後果會很嚴重。

     「從沒像這段時間那麼忙」,東莞台協副會長謝慶源好不容易撥出半小時見了記者,第一句話就這麼說。從商務部、國台辦、到廣東省、東莞市,台協會議不斷,就是為解決台商困境。

     東莞改吸收內資 台商成墊腳石

     「你知道東莞今年外商投資,卅年來第一次負成長吧!」謝慶源說,他們現在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前兩天才宣布減免台商「土地使用費」,多次喊冤「不是要打壓台商」。「產業升級是死命令,台協能做的只是減少台商受害。」

     能做的是有限。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說,產業升級至少十年,政策並非針對台商,但東莞市經貿局副局長羅斌卻說,未來東莞將以吸收內資為主。台商似乎已是被政策壓垮的駱駝,成為廣東經濟調整的墊腳石。(系列四之一)

《珠三角台商困境系列》4之4 轉型或轉移?陷兩難之選

  • 2008-08-07 中國時報 【白德華╱調查採訪】

 何去何從▲張漢文的鞋廠開發不少防靜電、防寒的高科技產品,因研發讓製造業更具附加價值。但東莞、深圳千家台港商仍面臨「轉型,還是轉移」的難題。圖為富華鞋業的生產線,員工正組裝新鞋。(白德華攝)

     廿年前,台商台灣「轉移」大陸,廿年後中國經濟崛起後,台商又輾轉顛簸。只不過這波「西進」、「北移」或「南下」,台商面臨更多「轉型」的考驗。究竟南下東盟尋找最後處女地,還是轉型升級創造更多價值,陷入兩難。

     站在北京立場,初級製造業只有「死路一條」,「再搞加工貿易,已不符經濟發展所需」。北京發出指令後,各地政府只好照做。

     地方官員開始調整心態

     「但很多事,不能一刀切!」台企聯總會長張漢文說,有次商務部、發改委來調研,「我當場拿鞋給他們看,我們的特種鞋,防靜電防油防滑,都是高科技產品。」他質問官員,「難道太空人不用穿鞋嗎?」北京「捷安特」老總林清發也說,捷安特因研發讓製造業更具附加價值。

     「不是說帶個『電』字就叫高科技!」,面對來到東莞調研的高官,張漢文一席話,讓官員啞口無言。「電子廠污染源不大嗎?下游廠商的電鍍、油漆、銲接哪家不污染?現在把污染源關掉,電子廠不就什麼都不能做了。」

     北京政策粗糙,從官員談話表露無遺。「生意不好,你可提高報價啊!」官員的話反應了對製造業的無知。

     以張漢文的鞋廠為例,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一雙鞋報價從二十幾美元提高到近五十美元,加上美國經濟衰退,「客戶如果能接受,我也想報一百元。」

     還好官員聽進去了,調整「休克療法」的模式。最近政府高層首次談到「先進的製造業」話語,顯示內部做了調整。深圳、東莞近期也開始調整心態,不但放鬆銀行收台賬保證金政策,也減免了合同費及「行政使用費」。

     產業升級有利創造藍海

     事實上,東莞、深圳千家台港商撤離,也讓當地吸收外資卅年來首次下降。但台商還是要面對「究竟轉型,還是轉移」的難題。

     「先穩住陣腳,再尋求對策」,張漢文奉勸台商,不管轉型或轉移,都要看對路才做。

     目前,廣東已劃出廿四個園區讓台商進駐,但移出省外的台商也不少。

     成都台協會長高錦樂說,今年上半年前往成都鄰近開發區視察的台商就相當多,「但很多還沒做最後決定」。北京台協會長林清發說,廣東中山市著名的皇冠皮件廠已計劃遷移瀘州。

     「產業升級是一定要的」,林清發表示,「但要看條件合不合適」。他說,內外銷兼做的皇冠皮件,遷到瀘州就因看到瀘州位在長江口岸,海運歐美物流成本不算高。

     深圳新寶利銘板公司總經理洪嘉生說,考慮可長可久,轉型或轉移或許應該同步進行。他認為,提升製作工藝,才能讓公司創造「藍海」,立於不敗之地。新寶利除藉著高檔次產品及差異性贏過大陸廠家外,已在惠州投資蓋廠,永續經營。

     柬埔寨環境比越南安心

     九○年郭山輝前進大嶺山時,帶著十數家下游廠商開疆闢土;王永慶前往寧波北崙港發展石化業,一樣吸引上百家中下游廠商群聚。做為富士康配套廠的深圳潤宜科技總經理黃雙昭說,「我們也一樣,這樣才能生存。」

     不少台商把眼光聚焦越南。儘管上海聯泰公司董事長王泰允說,越南仍不失為處女地,長期可做台商的後花園。但近期越南遭逢經濟危機,通脹高企、外貿慘跌,仍讓移廠越南的台商揪心。

     張漢文說,越南人口八千萬,將來還是會缺勞力,何況常罷工。深圳台協青聯副主委許景富則認為,合適去的就是被抵制的產業。

     「像成衣被歐盟抵制,家具被美國抵制,搬到越南就沒傾銷稅;蠟燭輸美課一○八%的關稅,自然就搬到零關稅的越南。」

     「柬埔寨也可考慮,那裡成本低,工人聽話,比越南還安心」,張漢文眼中,柬埔寨是繼越南後不少台商考慮的處女地。

     經部派人輔導 未來看好

     低廉的稅費及土地勞動低成本,加上兩年後「東協十加一」,對台商全方位布局整合應有一定優勢

     「穩定軍心很重要,相信很多政策都會緩下來」,東莞台協副會長謝慶源說,台灣電電公會準備在東莞設台資升級轉型輔導中心,經濟部也派人來輔導廠商,這意味「以後會更好」。

     上世紀最後十年,台灣傳統製造業展開史無前例的跨海搬遷運動,最後落腳廣東,並在廿年後將沿海發展成全球製造業重鎮。廿年後的今天,台商面臨重新洗牌。去或留,轉型或轉移,都牽動兩岸的每根神經。(系列完)

星期五, 8月 08, 2008

深圳香港 一步之差相距廿年

  • 2008-07-27 中國時報 【白德華】

▲一江之隔,對岸就是香港,讓很多內陸民眾來了深圳,感覺就像到了香港。圖為福田區對岸的香港山景。(白德華攝)

     到過深圳的人都知道,過了羅湖關就可到香港。從深圳文錦北路往羅湖方向走,隔著一條江就可遠望香港山邊的豪宅。但如果你利用周末前往深圳的布吉、龍華、橫崗小鎮走一趟,看見的卻是兩個世界,有若天壤之別。深港只差一步,卻差很多,移民城市深圳,仍難逃雜亂的緊箍咒。

     「一千四百萬人口的城市,本地戶籍卻不到兩百萬」,湖南來的小張是一家台資企業的業務代表,長沙大學畢業後就來到深圳討工作。「六年前表哥從湖南來經商,掙錢比家鄉容易,爸媽自然也希望我來。」

     布吉鎮人口四十多萬,去年「宏觀調控」後,台資企業從一百多家減到如今的二十多家。和鄰近擁有台灣首富郭台銘設立富士康的龍華鎮相較,布吉鎮是更典型的外來人口集中區。

     「可能因特區複雜,來了兩年還不習慣」,小張說,與其稱深圳是個城市,不如說是個城鎮組合體。小張說的沒錯,深圳市區高樓林立,包括全中國最大的華潤集團投資百億人民幣,在市內蓋「住商貿」一體綜合城,規模之大令人咋舌。但到了「關外」,卻是另個世界,咫尺之遙卻至少差距廿年。

     小張說「不習慣」,首先是指特區「關內關外」形成的強烈反差。從特區到「關外」時,坐大巴過關卡,海關武警就得上車查身分證,沒帶身分證者會被喝斥「下車!」。很多來自內陸農村的民眾,進城出城總要遭受恐嚇多次。

     做為業代,小張常要進城辦事,急事時可搭出租車報銷。但深圳出租車和麥當勞的沾醬一樣,也分黃綠三種。黃兩色起跳價十二元五毛,前者只能跑關內,後者關內外都可跑;綠色只能跑關外,七元起跳。「不懂行的人,根本搭不了車」。

     再來就是南轅北徹的各地方言。「讓我根本聽不懂對方說啥」,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小張說,廣東人喜歡講廣東話,這讓他和本地人做生意很辛苦;「外地人也喜歡講家鄉話,讓你覺得這裡像是聯合國。」

     所以常感尷尬的是,大家坐下來,全桌說的都是廣東話,「就只我一人說普通話,大家對我說話才說普通話,有被排斥的感覺」。小張的感覺,不知是否同樣發生在籍貫安徽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身上。

     「深圳移民多,也影響當地的人文素質」,小張的話記者深有同感。昨天當記者前往郊鎮時氣溫高達卅八度,馬路上不時見到袒胸露乳的男子漢;隨地亂吐痰,搭乘大巴時空瓶空罐往窗外扔,更是常事。

     更稀奇的不是司機隨時按喇叭,乘客說話比大聲,而是不管在電梯或巴士上,手持新型MP3的年輕人總把音樂開到最大聲,炫耀自己的財富

     「深圳是年輕的經濟城市,賺錢是唯一的信仰」,橫崗鎮開設塑膠廠的許姓台商說,「換個方式想,這也不錯。等大家都有錢了,自然會開始注意行為,人文素質才可能提高。」

     不過等到大家都有錢了,人文素質提高了,台商僅存的最後一塊優勢,大概也就沒了。

     橫崗鎮君逸酒店大廳放著一塊招牌,上面寫著:從酒店到香港市區要價八十元港幣。「國旅」開出的價碼,深圳到香港一日遊五十八元人民幣,港澳遊四天三夜包吃住,也才人民幣三百元。難怪對很多內陸民眾來說,到了深圳,就是到了香港。

     香港有海洋公園、銅鑼灣、維多利亞海灣,深圳也有海洋公園、中英街、大梅沙海灘。「你有迪士尼樂園,我有明斯克航母,還有世界之窗、錦繡中華」,國旅一名業代說,「我的物價還比你便宜!」

     深圳有意追趕香港,汪洋還提出「深港一體化」,讓兩地合而為一個深港市。但說得容易做不易,如果人文素質不提升,深圳終究無法成為一流城市。香港深圳雖只一步之差,但卻差很多。

東伊運 疆獨激進組織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東土耳其斯坦獨立運動),即新疆獨立運動,簡稱疆獨或東突,目的是爭取在新疆建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進而與突厥語系的伊斯蘭教國家統一。

二十世紀初,維吾爾族精英麥斯武德將泛伊斯蘭教主義、泛突厥主義等思潮引入新疆,發動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一九三三年,獨立運動者在喀什成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該政權雖三個月即垮台,卻是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之始。

中共統治新疆後,老一代東突運動份子逃亡海外,但其影響力不減,同時還在中亞和西亞成立疆獨大本營,致力宣揚東突理念,培養新一代骨幹,進行各種武裝訓練,成為新疆數十年來不穩定的根源。

據大陸統計,自一九九○年至二○○ 一年,新疆境內的東突恐怖份子至少製造二百起恐怖事件。

中共官方說,中國境內外的「東突」分裂組織有五十多個,四十多個主要在境外活動。其中,「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是東突勢力中最激進的恐怖武裝組織,它又稱「東突厥斯坦伊斯蘭真主黨」,有時也叫「東突伊斯蘭黨」等。日前揚言襲擊北京奧運會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黨(TIP)」,一般認為該組織與「東伊運」有關。北京反恐專家李偉則指這個東突組織才成立二年,只是利用恫嚇言論虛張聲勢。

不過,昨天新疆喀什武警支隊遭暴徒攻擊,從時間、地點和手法來看,應與「東突」組織有關。

【2008/08/05 聯合報】

星期三, 8月 06, 2008

小孩玩大車

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可說已登峰造極;經濟成長率連續幾年高達令人咋舌的12%;連年出口高速擴張,使其產品充盈國際市場;今年在北京舉辦奧運會,一切建築、展演莫不別出心裁、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但當其經濟規模在短短20年之間突飛猛進,眼看就要超日趕美,成為全球首強,我們竟然發現,這個過於快速膨脹的經濟體,似乎早已超出其掌舵者操控能力之外,有如小孩玩超級大車,驚險百出,稍有狀況,就可能搞得人仰車翻。

最近國內外學者專家驚覺大陸經濟情況不妙。最明顯的是20年來做為其最重要成長引擎的出口產業,忽然步履蹣跚,從過去年年大幅增長,成長的速度大為減緩;因而往年對其成長率之貢獻達4%左右的出超,今年上半年反向滑落,必定會對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另一個隨著8月8日奧運開幕日逼近而掀起的疑慮,則是所謂「後奧運症候群」可能作祟。中國大陸傾舉國之力要向全世界展現其國力的奧運盛會,在過去11屆中有八次令舉辦國在會後經濟成長趨緩;通常愈是大張旗鼓、傾力建設者,受創愈重。原因十分簡單:為了舉辦奧運,必定大興土木,除了比賽場館,更要改善週邊設施,形同一個大規模的公共建設計畫,不僅會排擠其他投資,也會強力擴張國內需求。再加上奧運賽事進行期間,國內外觀眾踴躍投入,對國內需求更有推波助瀾之功。然而一旦曲終人散,消費的高峰驟然消失;而一切大型建設,也在賽事開始前紛紛完竣,除使國內投資驟然萎縮,其反作用力將與當初大興土木時同樣強大,但發生時間更為急促,因而衝擊會更加猛烈。

中國大陸據估計為了轟轟烈烈辦一場令人刮目相看的奧運,幾年內直接、間接支出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同時對北京附近廠商運作、交通往來,進行極其嚴苛的管制,因而產生的成本尚不知凡幾。因此當奧運在8月下旬閉幕,大陸經濟極有可能步上前八次的後塵,受到十分不利的影響。不幸的是眼前全球各國都受到美國次貸風暴深不見底的衝擊,經濟一片慘況,復有油、糧價格暴漲造成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作祟,國際大環境狼狽不堪,對大陸經濟無法雪中送炭,反而可能雪上加霜。

除了這兩個可怕的夢魘,大陸經濟由於重商主義的幽靈難除,連年出現龐大的貿易順差,加以人民幣升值壓力難以消解,大量投機熱錢如潮湧入,使得大陸錢淹腳目的現象愈演愈烈;因而股市、房市價格狂飆,金錢遊戲大盛,導致工資不斷上升、勞工日益短缺,其景況一如1980年代的台灣,經濟泡沫急速膨脹,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偏在此時,中共決策者突發奇想,要一舉消滅加工出口業以促使產業升級,同時舒緩連年巨大出超帶來的升值壓力與對手國的種種報復;乃自去年底起,實施全世界最高規格的勞動合同法,大幅削減台商優惠的企業所得稅法,大力壓縮對加工出口業性命交關的出口退稅比率。凡此種種,加上因而造成的勞工圍廠抗爭、勞力短缺、工資大漲,復有人民幣大幅升值、土地成本急遽攀升、環保要求日益嚴苛等,正如同1980年代中期促成台灣加工出口業崩盤的大環境的翻版。

台灣過去賴以為命脈的加工出口業一擊斃命,倖存者向鄰近各國逃竄,使經濟元氣大傷,迄今未見恢復;幸好經過30年的長期發展,使中上游產業奠定基礎,故爾加工出口業四散分飛之後,還能藉以維持經濟低度成長。但中國大陸加工出口業發展時間尚短,整體經濟規模又太大,因而中上游產業的基礎並未穩固;一旦削去加工出口的成長引擎,中上游產業必無足夠力量取代,一如之前泰國、馬來西亞的實例。因此令加工出口業一擊斃命,大陸經濟恐怕不知將伊於胡底。

如今揮刀自宮加工出口業的愚行已經鑄成大錯,其領導者發現闖禍,從8月1日起又緊急提高紡織等出口產業的退稅比率;但覆水難收,整體環境已經走樣,杯水車薪,難以回天。更遭逢大力推動奧運盛事,經濟忽然緊縮的巨大力量會是另一個當頭重擊。以這樣的景況面對舉世滔滔,為次貸風暴與油糧暴漲造成的數十年來僅見的經濟不振手忙腳亂,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群並不深解市場經濟底蘊的極權社會掌權者,正面對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場真正的考驗,也是無比嚴酷的考驗。要如何全身而退,有賴最高的智慧與敏銳的反應。

【2008/08/0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