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07, 2008

中國獨特的新經濟現象

林毅夫
中新社

我個人喜歡歷史,因為現在和過去是高度相關的。

要了解中國的未來,首先要了解中國的過去。尤其是過去的二十多年的中國經驗。

1999年以後,國外一些經濟學界和媒體對於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數字出現了質疑聲浪,懷疑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是虛假的。這個觀點最早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中國經濟的學者湯瑪斯.羅斯基(Thomas Rawski)提出的,很快在報界得到渲染,後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梭羅(Lester Thurow)也寫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經濟1998年以後的增長速度不是7.8%,頂多只有2%,甚至有人認為是負增長。他們提出質疑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在1998年以後,出現兩個新的經濟現象,而這兩個經濟現象是發達國家在經濟快速增長時從未遇到過的。

這兩個新的經濟現象是什麼?一個是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伴隨通貨緊縮;一個是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能源消耗反而下降。

現有理論模式無法解讀

通貨緊縮在其他國家發生的時候,它的經濟增長是零增長或者負增長,在政府很強大的財政支持下,增長率才比零高一點。可是中國從1998年到兩年前,每年的物價基本上不斷下降,但經濟增長速度是7.8%,而且是全世界同時期裡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此外,中國在1997到1999年,能源的使用是負增長的。別國在通貨緊縮的時候經濟負增長,在經濟增長的時候能源的使用也是高增長,而中國則不是這樣。所以國外對中國的統計數字產生很大的懷疑,認為1998年以後中國官方所講的每年7%、8%的增長是虛假的。

這些數據是真是假,我個人的看法是:中國的經濟很不容易解讀,而國外的懷疑,實際上是用國外現有的理論模式套用在中國所造成的。目前中國是一個在轉型中的經濟,正處於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因此國外很多現有的經濟模型並不適用中國。

過去中國是短缺經濟,很多東西買不到,只要生產出來就有人買,因而在1980年代,中國經濟有個很特殊的現象叫做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是農民投資的,投入不高,技術水準低,產品品質也不高,但產品都賣得出去,在當時是農村致富的最主要手段。到了1990年代中後期,經過投資的高速增長,新增加許多生產力,造成生產能力過剩。其中相當的部分是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通常他們技術水準都比較高,產品品質也高。在過剩的狀況下,有些品質差、技術低的企業必須退出生產,由此形成經濟增長內在結構的變化,能源的使用相應減少。

我大哥在揚州投資一個中型的水泥廠,每年大概生產40萬噸。在我大哥的水泥廠未投資之前,當地有三個小水泥廠,是立窯式的,很舊的傳統技術,這三個水泥廠的總產量是18萬噸。年產40萬噸的水泥廠使用的能源只有原來那三個小水泥廠的70%。可想而知,我大哥的水泥廠建成以後,其他的三家就關門了。一個新廠的產量比舊廠增加了兩倍多,可是能源使用只有過去的70%。這個情形在1996、1997年以後在中國發生得非常多;產量增加很多,經濟還在增長,而在結構轉變的過程中,能源的使用是負增長。

國外在了解中國經濟的時候,這些細微但卻是深刻的變化不太容易把握,所以他們不理解別國在通貨緊縮時經濟是負增長,而中國卻高增長;別人高增長時能源使用高增長,中國能源使用還下降。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中國是一個轉型經濟。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中國過去這廿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千真萬確的;而要真正深入了解中國經濟,必須要能夠去把握這些細微卻深刻的變化。

正因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本身以及中國經濟現象在全球經濟中地位愈來愈重要,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又出現了許多難以用現有理論解釋的現象,中國的經濟學界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保持8%∼10%的成長率

人們更關心的是,在未來10年2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會是什麼樣?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完全有可能大體上保持過去25年的成長速度,即每年約8%左右的速度。當然會有所起伏,但是總體上來講,保持8%∼10%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研究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最重要看的是三個方面:第一是這個國家要素增加的速度的可能性是多少。要素當中,土地是不會增加的,勞動力增加受人口制約,重要的是資本的積累速度可能會怎樣;第二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可能性。同樣的要素用來生產從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轉移到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的時候,即使各種要素不增加,經濟也增長;第三是技術。同樣的產業,技術水準提高了,經濟也能發展。

在上述三個方面中,技術最重要。技術變遷有兩種來源,一是自己發明,一是引進。跟發達國家收入水準的差距,其實就是技術水準上的差距。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到底應該用哪種方式來取得技術的變遷比較好呢?關鍵要看成本。引進技術,相對來說,投入是低的,風險也是小的。實際上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否真正地利用技術差距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就在於能不能很好地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引進外國的技術,推進快速的技術創新。

我做過很多研究,日本和東亞「四小龍」為什麼二次大戰之後能夠成為唯一的一群真正趕上發達國家、或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新興工業經濟呢?關鍵在於,這些國家都在發展的某一個階段,比較好地利用了比較優勢,比較好地利用了引進新技術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實際上在1980年代之前,有多少新技術是日本發明的?不能說沒有,但是比重不大。

中國實際上也是如此。中國在1978年以前是一個封閉經濟,很多技術不能夠從國外引進,只能自己發明了。固然衛星可以發射了,原子彈可以試爆了,但是技術更新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中國在1978年以前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慢,品質也不好。從1978年以後,中國開放經濟,開始從國外引進新技術,所以中國取得了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

經濟規模將是美國2.5倍

由此引發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走技術變遷的經濟發展道路儘管是對的,但這條道路還能走多遠呢?

一般來說,理論只能告訴我們這條道路的影響是正的還是負的,至於這個影響的量有多大,這個影響能有多遠,我們只能從經驗來看。倘若從經驗來看,我個人覺得日本的經驗是很可以作為比較的。中國現在的經濟跟日本1960年前後的那段時間相接近。從幾個指標來看,比如預期壽命、衛生條件、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數字愈低,代表愈富裕)等等。1960年,日本男人的平均壽命68歲,女人73歲,中國在2000年的時候男68歲,女72歲。還有另外一個指標,嬰兒死亡率,其實也包含衛生條件。日本在1960年嬰兒死亡率是3.1%,中國在2000年的時候也是3.1%,在同一個水準。再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日本農業占GDP的16.7%,中國在2000年是15.9%。另外一個指標是恩格爾係數。日本在1960年,城市裡每個人每賺一百元消費38.8元在食品上面,中國在2000年是39.2元。從這麼多社會指標來看,中國現在的經濟大體相當於日本在1960年的時候。日本從1960年開始同樣的高速增長,而且維持了將近30年的增長,到1988年的時候,日本人均收入趕上美國。

由日本的經驗來看,加上人民幣長期的幣值變化,到2030年,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一半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到時達到一半,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中國的整體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2.5倍!這個市場當然會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也是所有投資者所希望參與的市場。

(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摘自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5月號)

【2008/05/01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