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25, 2007

中國南水北調庫區將蓄水 文物搶救來不及

2007.11.27  中央社

     中國南水北調中線 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庫區,蘊藏著數千年來的珍貴文物,但搶救文物進度十分緩慢,庫區蓄水即將進入倒數計時,屆時無數寶物將永沉水底。

     新華網報導,南水北調工程是繼三峽工程後另一處重大水利工程,總 投資約人民幣五千億元,其中中線控制工程為漢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

     預計工程完工後,淹沒區涉及面積逾一萬五千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淹沒面積三百七十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鄖縣和河南省淅川縣。

     湖北省考古所副所長李桃元說,作為中國南北、東西 文化交匯、融合的重要過渡地帶,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位於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庫區就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丹江口庫區的文化遺存對於研究中華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除已發掘保護的恐龍蛋化石、舊石器時代「鄖縣人」、大型楚國貴族墓地、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泰家族墓地以及武當山明代古建築群等文物外,中國文物 部門正在發掘的北泰山廟墓群、牛場墓群、遼瓦遺址等出土數萬件珍貴文物。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於二零零二年十二月開工,二零零五年九月起實施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預計到二零一零年,丹江口大壩將加高到一百七十六點六公尺,開始蓄水。

     據調查發現,自二零零四年試發掘以來,南水北調中線文物保護 工作時間已過半,但任務完成量不到三分之一,進展緩慢,令人擔憂。

     位於湖北丹江口市均縣鎮的北泰山廟,是丹江口庫區面積最大、最有影響的戰國楚墓群。北泰山廟墓群有上千座古墓,目前已搶救發掘三百多座,陸續出土數千件戰國時期青銅器、玉器和瓷器。

     丹江口市文物局局長殷進說,丹江口市境內涉及發掘文物點共四十七個,佔庫區文物規劃發掘面積近三成,目前僅十四個文物點開工,發掘面積不到三分之一。

     湖北省考古所副所長李桃元說,從目前的發掘進度看,南水北調中線庫區文物的價值遠超過三峽庫區,如果不能搶在蓄水前發掘完畢,將留下深深的遺憾。

     目前,庫區文物搶救工作 資金匱乏而停工,考古隊紛紛撤離。湖北鄖縣文物局長周興明說,資金匱乏是當前庫區文物搶救工作停滯的主因。開工以來,湖北省文物局、各考古單位和地方 政府已累計墊資數千萬元,此前中央只撥過六百多萬元經費,考古單位大多再也墊不起。

     報導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採取中央、地方和企業三方 投資方式,文物保護經費列入工程總 成本。由於文物保護經費屬公益性支出,各方在確定文物保護數量和資金上存在分歧,南水北調中線文物保護總體 規劃至今未獲得正式批覆,經費一直未能落實。

     此外,由於文物無法及時搶救,為盜墓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庫區文物盜掘嚴重,文物保護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丹江口市博物館副館長楊曉瑞說,「更為嚴重的是,現在庫區文物搶救發掘工作是有時間沒錢做,將來是即使有了錢也沒時間完成。」

     專家認為,按照目前進度,庫區文物保護工作已趕不上丹江大壩正式蓄水,一個巨大的文物寶庫隨時面臨湮滅的危險。

中國四川萬州將建戰略石油儲備庫

2007.11.27  中央社

     據報導,中國 計畫在四川省萬州縣興建一座戰略石油儲備庫。專家說,這顯示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範圍從沿海擴大到 內地,將有助於提升石油安全

     「上海 證券報」今天報導,四川儲備物資管理局二十三日與萬州區 政府簽訂投資協定,將在萬州 投資建設 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項目。

     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吳政隆在簽約 儀式上表示,萬州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具有十分優越的區位、交通 資源等方面優勢。四川儲備物資 管理局在萬州投資建設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項目既有戰略意義,同時對提升萬州的戰略地位、促進萬州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四川儲備物資管理局局長劉樹信說,投資建設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經過多方考察、論證,最後 選擇在萬州建設,是看中萬州的特殊地位和輻射影響作用。

     報導說,四川萬州戰略石油儲備庫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首個曝光的戰略石油儲備庫,也是中國西部地區又一處重要的戰略石油儲備選址地,顯示在高油價背景下,中國正在擴大戰略石油儲備範圍,對維護中國石油 安全具有不容忽視的戰略價值。

     此前,中國首批四座戰略油儲基地全部位於東部沿海地區。

     中國「西部大開發『十一五』 規劃」中曾透露,甘肅有望成為第二批戰略油儲基地。如果獲批,將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石油儲備基地。

     中國石油專家韓學功認為,戰略油儲基地建設與中國 整體石油安全戰略密切相關,「中央不會只考慮在東部建基地,因為這不符合石油安全的戰略全局。」

     韓學功說,目前中國各地對興建戰略石油儲備庫的熱情十分高漲,因為石油儲備基地的投資額巨大,不僅有助於提升地方GDP,也可能帶來可觀的稅收。

     中國石油儲備基地總共規劃三期,儲量安排是 第一期一千萬至一千兩百萬噸,第二期兩千八百萬噸,第三期兩千八百萬噸。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公佈一期四座儲備基地名單,分別位於沿海的鎮海、舟山、大連、黃島,但二期儲備基地名單仍「待字閨中」。由於二期儲備總量大於一期儲備的兩倍,至今選址 工作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