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6月 01, 2009

就業市場嚴峻 危及中國農村

 
【聯合報/夏嘉玲譯】

譚天英(譯音)看來也許不像惹事生非之輩,但和其他千百萬和她一樣的勞工,已使中國政府領導人對國家穩定憂心不已。

24歲的譚天英生性害羞,身材纖細,在廣州當裁縫,縫製圍裙和連身工作服。她是1億3千多萬湧向都市求職的民工大軍的一員,但他們持續就業的前景日益黯淡。

隨著全球經濟危機深化,對中國出口產品需求銳減,珠江三角洲和一度繁盛的沿海地區的製造業工作正快速消失。這幾個月來,2,000多萬民工丟了飯碗,使譚家莊這種亟需民工匯錢回家的窮鄉僻壤頓失財源。

12月以來,隨著美國訂單枯竭,譚天英的制服工廠已裁減數百人,減薪三分之一。去年,廣州和鄰近地區有2,400家工廠關門。

譚天英最近離開譚家莊,去搭10小時火車,這趟火車近年來帶走該鎮大多數勞動年齡居民。離開前幾小時,她說:「我希望還有活兒可幹,我可不想回頭當貧農。」

中國流動勞動人口的福祉,已成為長年視其命運繫於中國8億農村居民的政府最高優先要務。畢竟毛澤東的革命是靠憤怒的貧農才得以壯大,北京當局一直沒有忽略數十年來令人飄飄然的經濟成長,已造成城鄉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擴大。

為了改善沒事幹的民工的困境,中央政府宣布一連串措施,包括職業訓練、擴大鄉村醫療保健和提供農作物補貼,即使農產品價格暴跌,仍可確保返鄉務農者可以維生。11月公布的5,850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預料也能吸收部分新近失業者。

但在譚家莊和周遭湖南省東北鄉間,大多數人抱怨,還沒看到政府給的好處。莊裡2,000居民約4成在外省工作,他們匯回家的錢是留在老家的老弱孩子的生活依靠。那些錢多半用來買摩托車、付高中學費和蓋新家。

在6,400萬人擠進一個小地方下,大多數人只能有立錐之地。在離香港邊界不遠的深圳一家修車廠工作的29歲民工龍峰(譯音)說:「我們或許還餓不死,但要是每個人都打道回府,日子就會很難過。」

在最近的重要城市株洲,政府官員不太擔心失業農民暴增。株洲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陳書賢(譯音)說,他比較擔心370萬名住在株洲日益繁盛的市區和周遭已過慣相對舒適生活的民眾。「他們要付手機帳單和房租,」他說:「民工不敢指望太多,他們大不了還可以靠土地和家人的積蓄過活。」

這種看法在中國很普遍,中國農村勞工往往被視為非常刻苦耐勞的苦力。研究鄉村生活的教授賀雪峰說,許多製造業者相信,最有生產力的勞工40歲就耗損的差不多了。

「勞工一上年紀,工作就不夠快也失了準頭,自然會被淘汰,」任教於湖北華中科技大學的賀雪峰說:「金融危機只會加速淘汰過程兩三年,迫使他們早日回老家。」(夏嘉玲譯)

【2009-03-10 聯合報】

沒有留言: